OpenAI转型计划遇阻:继续由非营利实体控制,重组方案被迫调整

极客网·人工智能5月6日 当地时间5月5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宣布,其转型计划遭遇重大调整,将继续由其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同时推进营利性部门的结构调整,以在激烈的AI竞赛中筹集更多资金并保持领先地位。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拟转型为一家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简称PBC),称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并摆脱现行非营利架构带来的限制。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外界的猛烈批评及法律挑战,甚至引发了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的诉讼。

其中,马斯克指控OpenAI偏离了“为人类福祉开发AI”的创始使命,而他本人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曾因理念不合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等其他联合创始人分道扬镳。

在听取了民间领袖的意见,并与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进行讨论后,OpenAI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我们决定由非营利机构继续掌控公司。”这意味着OpenAI的转型计划被迫搁置,其非营利架构将继续维持。

尽管转型计划遇阻,但OpenAI的重组并未完全停滞。泰勒在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表示,非营利机构将继续掌控OpenAI,同时将把该非营利机构的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换为一家公益公司。通过这一转换,公司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使员工、投资者以及非营利机构都能持有该公益公司的股份。不过,泰勒拒绝透露非营利机构将持有的具体股份比例,仅表示将占多数。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作为OpenAI的最大股东,对此次调整持支持态度。去年10月公布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微软对OpenAI投资了130亿美元。微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为OpenAI的重组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新架构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不过这样一来,软银的投资或受影响。今年3月,OpenAI宣布计划在软银集团牵头的一轮融资中筹集最多400亿美元,而估值达到了3000亿美元。该轮融资的前提是OpenAI需在年底前完成营利性转型。然而,重组计划的调整可能会对软银的投资产生影响。

据媒体此前报道,如果重组无法在今年底前完成,软银可将其投资总额从30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OpenAI则可能需引入其他投资者补足资金。尽管奥尔特曼在电话会议上表示,OpenAI正在推进的转型计划不会使软银减少投资,但这一说法仍需时间验证。

此外,OpenAI还宣布取消对投资者回报上限的限制,此举有望进一步吸引现有和潜在投资者。但即便如此,新架构能否实现与原转型计划相同的目标,仍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5-06
OpenAI转型计划遇阻:继续由非营利实体控制,重组方案被迫调整
去年12月,OpenAI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拟转型为一家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简称PBC)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