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退钱事件:ChatGPT教学漏洞百出,8000美元学费化为泡影?
近期,美国高校中关于学生退钱事件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一名学生因为教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辅助制作讲义而要求退还全部学费,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中的巨大潜力。通过AI技术,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更公平的分配,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当前的问题是AI工具的使用尚未得到合理的规范,尤其是在公开课程和在线教育领域,许多教师和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甚至引发信任危机。
在这起事件中,学生埃拉・斯特普尔顿(Ella Stapleton)发现其教授利用ChatGPT辅助制作讲义后大为震惊,并向学校提出正式投诉并要求退还该课程的全部学费。这一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教师使用AI工具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AI工具在教学中的潜在风险。
从专业角度来看,ChatGPT等AI工具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AI工具生成的文本往往存在语法和拼写错误,这在教育领域中可能会误导学生。其次,AI工具无法像人类教师那样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无法提供情感支持和个性化指导。最后,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规范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一些高校已经明令禁止在公开课程中使用AI工具,而另一些高校则制定了严格的政策,限制了AI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方式。这些措施旨在确保AI工具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避免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东北大学作为这起事件的案例学校,其态度值得关注。据报道,东北大学支持运用人工智能优化教学、科研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AI的合理使用,并持续更新及在全校范围内执行相关政策。这说明学校已经意识到AI工具在教育中的潜力和风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规范和管理。
此外,针对AI工具的使用者,高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例如,根据东北大学的AI政策,任何教职员工或学生在使用AI系统生成内容时,若该内容将纳入学术出版物,或提交至任何要求标明内容作者的个人、出版物或组织,都必须进行适当署名。这表明高校对AI工具生成的内容的合法性和可信度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美国学生退钱事件暴露了AI工具在教学中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为了确保AI工具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高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并加强监管和管理。同时,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认识到AI工具的优缺点,合理使用AI工具,避免过度依赖和产生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