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驱动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数据中心作为产业创新的“心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硬件可靠性瓶颈、算力资源浪费、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等问题,已成为制约AI规模化落地的隐性枷锁。作为全球测试测量领域的领导者,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在2025年度技术盛会Keysight World Tech Day的媒体见面会上,以“AI与6G技术融合”“中国市场创新加速”及“AI数据中心测试解决方案”三大主题,向媒体展示了其破解难题的“技术钥匙”——通过深度布局AI全生命周期测试工具链,为产业构筑更稳固的“数字底座”。
AI与6G融合:驱动下一代智能终端创新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Kailash Narayanan在主题演讲中指出,AI与6G的融合正推动智能终端向“超级设备”演进。他预测,未来五年内,集成AI模型、高性能计算引擎及5G/6G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有望成为现实。这类设备将渗透至教育、家庭自动化等领域,例如作为个性化家教等。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Kailash Narayanan
作为测试测量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德科技已覆盖AI全技术栈,提供超过55种解决方案,涵盖110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组件的测试需求。同时,其在6G领域的研究覆盖太赫兹频段等前沿方向,为产业提供早期技术验证支持。
重塑数字底座:测试技术赋能AI产业可靠增长
“AI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数字底座的稳定性是绕不开的基础命题。”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指出,当前数据中心建设面临两大核心矛盾:一是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与硬件可靠性之间的落差,二是海量投资与低效资产利用率之间的失衡。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
以GPU为例,调研数据显示,在模型训练过程中,GPU的算力利用率不足40%,超过50%的时间处于数据等待状态。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数据中心投资回报率(ROI)难以达到预期。测试测量技术的价值在此刻凸显。李坚以是德科技发布的KAI(Keysight AI)解决方案为例,阐释了最新发布的测试工具如何渗透至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
底层硬件验证:224G高速采样示波器,物理层验证的“显微镜”。针对当前数据中心向224G速率演进的需求,是德科技推出224G单/双通道采样示波器。该设备核心器件采用自主研发的磷化铟技术,在噪点与抖动控制上实现突破,可精准验证光模块、电模块等组件在单通道224G速率下的信号完整性。其目标客户为光模块、光芯片及组件厂商,尤其适用于满足1.6T(8×224G)光模块的研发与生产测试需求。尽管当前224G尚未大规模商用,但头部厂商已开始布局,该设备可助其提前完成技术储备。
网络性能优化:INPT-1600GE网络测试仪,动态验证网络层极限性能。在物理层验证之后,网络设备的互连与性能测试同样关键。INPT-1600GE支持1.6T行业顶尖速率,并突破传统误码仪功能局限,新增动态极限性能测试能力。该设备可模拟不同温度、链路条件下的实际工作环境,验证设备在动态场景中的稳定性,而非仅限于静态“合格/不合格”测试。INPT-1600GE网络测试仪可评估前向纠错编码(FEC)的效率,帮助网络设备制造商与数据中心运营商优化产品性能,避免因环境波动导致的业务中断。
应用层仿真:网络工作负载仿真器,应用层流量的“压力测试仪”。针对AI算力网络中东西向流量激增的特点,是德科技推出主要运行在AresONE硬件平台上的工作负载仿真软件。该软件可模拟大模型训练场景下的脉冲型流量(如GPU集群间突发数据传输),而非传统数据中心的均衡流量。通过仿真真实网络负载,客户可在上线前识别交换机、网卡算法(如流量调度机制)的潜在瓶颈,避免因“红绿灯机制”缺陷导致算力闲置。目前,该方案已在北美与头部厂商完成验证,成为AI数据中心部署前的关键测试工具。
左一:224G的单通道和双通道采样示波器。
左二:INPT-1600GE,用于网络互连与网络性能测试的设备。
左三:KAI数据中心构建器,工作负载仿真,产品聚焦于网络工作负载的验证。
三款产品分别对应物理层、网络层与应用层的测试需求,形成从组件验证到系统优化的完整闭环。
“测试厂商的角色不仅是发现问题,更是通过与器件厂商、设备厂商的深度协作,将行业领先客户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李坚强调,是德科技通过参与全球标准化组织(如IEEE、OIF),正推动相关标准的发展,从而为数据中心构建更可靠的“数字底座”。
是德科技不仅为AI产业提供测试基础设施,更将AI技术深度融入自身研发流程。李坚表示,公司内部20%-30%的代码已由AI工具辅助生成,而生产线上的质量预测模型则基于历史测试数据持续优化产品质量、研发流程及产品性能。此外,是德科技正在开发智能客服机器人,以7×24小时响应客户的技术咨询需求。
深耕中国市场:加速本地化创新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Hattar在演讲中重申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她表示,是德科技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在10余个城市设立办公室,还在多个城市设立了开放式实验室,通过本地化团队贴近市场需求。以“支持中国客户加速创新”为核心目标,通过紧密合作与资源投入,助力中国在AI、6G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Hattar
面对中国产业的多元化需求,是德科技构建了覆盖商业通信、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解决方案矩阵。Marie Hattar以汽车行业为例,介绍了其全球布局的4座汽车客户中心之一落地上海的战略考量:“中国是全球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智能物流车等领域引领变革。我们与蔚来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测试验证技术加速智能驾驶落地。”
为强化本地化服务,是德科技还设立了覆盖多城市的开放式实验室,邀请客户亲身体验设备性能;同时,通过客户技术支持中心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从设备校准到算法优化的全流程问题。Marie特别提到:“我们观察到中国客户更依赖微信等本土平台,因此我们在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等渠道提供技术教程,让创新工具触手可及。”
结语:
作为全球测试测量领域的领导者,是德科技正通过AI与6G技术融合的前瞻布局、深度扎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创新,以及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测试解决方案,为产业技术演进构筑“隐形底座”。从底层硬件验证到网络性能优化,再到应用层仿真,其工具链已渗透至AI基础设施的每个环节。通过持续推动标准制定、融合AI技术于研发流程,是德科技不仅助力客户突破技术瓶颈,更以“测试即服务”理念重新定义产业创新范式,加速智能世界从愿景走向现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