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的119%用于发股权!OpenAI的人才保卫战正在掏空投资者?

极客网·人工智能7月8日 当一家公司的股权激励支出超过全年营收,这场人才保卫战已注定变成一场豪赌。

7 月 7 日,OpenAI 向投资者披露的一组数据震惊行业:去年股权激励支出飙升至 44 亿美元,占同期营收的 119%。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谷歌、Facebook 等科技巨头上市前的水平,更暴露出 AI 行业人才战争的白热化。

分析认为,在 Meta 等对手的高薪挖角下,OpenAI 正以 “透支未来” 的方式死守核心团队,而代价可能是投资者手中股权的大幅稀释。

人才战倒逼:从 “合理激励” 到 “营收倒挂”

OpenAI 的股权激励疯狂,源于 Meta 掀起的 “挖角风暴”。上月,Meta 以 “亿元签约奖金” 为诱饵,接连挖走 OpenAI 八名顶尖研究员,其中包括 o3、GPT-4 系列模型的核心负责人,甚至有四名华人骨干加盟。这场突袭让 OpenAI 意识到不拿出真金白银,留不住人。

数据显示,OpenAI 去年股权激励支出较此前飙升逾五倍,达到 44 亿美元 —— 这一数字已接近其今年推理计算的预计花费(60 亿美元),远超 15 亿美元的其他薪资成本。更夸张的是,其股权激励占营收比例达到 119%,意味着 “赚的钱还不够发股权”。

对比来看,谷歌 2004 年 IPO 前股权激励占营收仅 16%,Facebook 2012 年这一比例为 6%,即便是高成长的 Snowflake 也仅 30%。OpenAI 的投入,已远超行业常规逻辑。

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在内部备忘录中坦言,公司正 “重新校准薪酬”,用 “创造性方式奖励顶尖人才”。这背后是员工面临的现实诱惑,其中Meta 为核心研究员开出的薪酬包,甚至能达到苹果大模型负责人庞若鸣级别的 “数千万美元年薪”,而 OpenAI 员工还需承受每周 80 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双重压力下,股权激励成了唯一的 “留人稻草”。

高成本隐忧:股权稀释正在吞噬投资者信心

疯狂发股权的代价,正由投资者默默承受。按照 OpenAI 的规划,员工将持有重组后公司约三分之一股权,微软占三分之一,其余归其他投资者和非营利组织。但频繁的大额股权激励,正在加速现有股权的稀释。

自 2021 年以来,OpenAI 已允许员工出售约 30 亿美元股权奖励,而未来为应对挖角,这一数字可能继续攀升。对 Thrive Capital、软银、微软等主要投资者而言,每一次新股发行都意味着持股价值被摊薄。

更糟的是,潜在稀释因素层出不穷。特斯拉 CEO 马斯克针对 OpenAI 重组计划的诉讼,可能以 “获赠股权” 和解;公司近期宣布收购 Jony Ive 的 IO 公司和编程助手 Windsurf,也可能动用股权支付……多重压力下,投资者对 “股权含金量” 的担忧日益加剧。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OpenAI 正陷入 “恶性循环”—— 为留人不得不发更多股权,股权越多稀释越严重,投资者信心越弱,公司估值承压,进而需要发更多股权才能留住人。这种循环一旦失控,可能动摇其 “AI 领头羊” 的资本根基。

AI 行业困局:人才战争没有赢家

OpenAI 的困境,是整个 AI 行业人才争夺的缩影。当 Meta 以 “超级智能” 团队为噱头、扎克伯格亲自下场挖角,当 Anthropic、谷歌 DeepMind 纷纷跟进 “薪酬竞赛”,AI 公司的成本结构已被彻底重塑,技术壁垒不再仅靠研发投入,更靠 “用钱堆出人才壁垒”。

但这种模式注定不可持续。对 OpenAI 而言,即便今年股权激励占比能按计划降至 45%,2030 年压到 10% 以下,期间的巨额投入仍可能让其错过盈利窗口;对行业而言,当资源过度倾斜于 “抢人” 而非 “创新”,AI 技术的突破速度可能放缓。

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言:“现在的 AI 人才战,就像上世纪互联网泡沫时的‘烧钱比快’。OpenAI 用 119% 营收发股权,看似保住了当下的人才,却可能输掉未来的资本信任 —— 这场豪赌,终究要有人买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7-08
营收的119%用于发股权!OpenAI的人才保卫战正在掏空投资者?
代价可能是投资者手中股权的大幅稀释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